2009年

在有限資源下繼續從心出發

 

申訴專員公署月前發表調查報告,表示政府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支援不足,教育心理學家供不應求,更建議教育局加強教師的特殊教育培訓,以應付日益增多的學習困難學生的需要。此外,有不同教育團體進行了不少有關教育經費的調查,相信不用多解釋,讀者都會猜到數據顯示不少學校同工與家長都會認為教育經費在中、小、幼及特殊教育都有嚴重的不足。

 

作為特殊教育工作的一份子,繼續為有需要的學生向政府爭取更多的經費與資源,實在責無旁貸;但在金融海嘯及政府財赤下,要獲得完全合乎心意又充足的資源,機會實在微小。雖然如此,我們仍應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不離不棄,盡力開源節流,活在當下,繼續尋找方法與支援,用心服務我們的學生。

 

提供特殊教育服務及照顧學生個別差異,確實需要大量經費及資源,當然師資訓練亦極其重要,但學校或服務機構若能有一隊用心服務的合作團隊,困難自然會略為減少。團隊內每一人都多付一分心思,像足球隊員時刻多走一、二步,常視學生作子女或家中一份子,令學生樂於返學及學習,令教職員及家長曉得欣賞學生的小進步,並肯定自己的付出及努力,令隊內各人都感到重擔有人分擔,風雨同路。剛描述的境況看似遙遠,流於理想,但不少學校都追求這樣的境界。

 

要建立一隊「從心出發」的服務團隊,必先要明白服務對像的需要或憂慮。家長們多表達最不想看見的服務是「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不能感同身受」;以此推論,若服務團隊能本著「視而見,聽而聞,感同身受」的基本精神進發,則家長、學生、教師三個持份者皆能在校內得到接納與尊重,家校間的互信及合作自然提高,最終學生受惠並能適性發展。因此,學校應著力建構隊工,上下一心,秉持「愛與榜樣」的教育理念,人人主動關懷學生與同工,真情相對,善意相待,用心關愛學生,將學生的能力、特殊需要與利益放在各項計劃與措施上;推展各項工作時,教師及家長皆以身作則,並秉持無私、公正原則,全力以赴。

 

近年來,由於金融海嘯,政府陷於財困,在經費不足下,各階段的特殊教育相關政策的推動顯得比前艱辛。在未有充足的資源前,我們前線同工更應堅守崗位,用明亮的心及眼睛去觀察學生及家長的需要,用敏銳的耳朵去聆聽周邊各人的聲音與困難,用清晰的腦筋去思考協助學童解決困難的方法。照顧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,資源與特殊教育師訓不足確令執政者有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」的困惑;在最理想的環境未顯現前,一隊用心服務的團隊,加上緊密的家校合作,一切從心出發,我們的學生仍會有美好的明天。

 

 

陳景麟校長

2009年8月

 

註:
1. 文章刊登於「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通訊」第54期(2009年8月)